我校校长潘云鹤院士“大学园林”概念简介

发布时间:2004-07-21 阅读数:28735
    

  长期以来,中国大学校园的主体概念是提供学习、实验和生活的建筑及其附属物,多强调其学习、研究等使用功能,而少研究大学校园与城市的关系、与生态的关系、与学科发展的关系、与学生成长的关系,以及与美的关系。究其原因,一是大学校园多是由小到大逐渐发展的,而非一次规划而成;二是大学经费一贯紧张,常常是在“房到用时方恨少”,逼到头上才建新楼,不得不强调最大限度的实用。近年来,在科教兴国的方针指导下,我国对大学投入不断增加。当前,已经有很多大学在扩建校园,或者开辟新校区。因此,研究大学校园的新概念、新形式,不仅有了必要,而且有了可能。

  浙江大学在1998年四校合并之后,学生众多,校区分散,多有不便。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浙大在杭州城西三墩新建一座占地3100亩的紫金港新校区,供全体一、二年级学生和若干学院之用。杭州市政府在批地的同时,要求新校区建成一个杭州新的风景点。为此,学校对紫金港校区提出了建造一个现代化、园林化、生态化、网络化大学新校园的目标。现代化——即用先进的理念来进行规划和设计。这些理念包含了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概念。园林化——大学园林是自然景观和建筑的有机结合。我们要求新校区成为不同于中国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的大学园林。生态化——校园的生态不仅仅是指环境与生命的关系,还包括学科与环境的关系。浙江大学是中国高校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大学,我们提出新校区的建设要体现学科生态观和生命圈,形成学科发展之间的良好的生态环境。网络化——即现代化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演变在建筑设计上的反映。计算机的发展使传统的树状管理模式转变为网状管理。知识的交叉也越来越重要,不同学科间的流通也需要建筑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,所以,网络化强调的是多样化的交流平台的搭建。

  浙大紫金港校区的建设凸现了一个新的概念:大学园林。中国的园林通常分为三种,即皇家园林、私家园林和公园。大学园林作为一种园林的新概念,将会冲击传统园林的理念和范畴。大学校园非常符合园林的核心概念,即居住、休闲、观赏相结合的场所,并具有学习、研究的功能。按照大学园林的概念,除了功能区与建筑的布局外,园林的布局也是考虑的重点,大学园林的概念不仅对校园规划带来新因素,也将对校园的流线和建筑设计带来新的要求。大学园林的概念特别是“建筑+园林”的概念替代了原大学校园中“建筑+绿化”的概念。园林不同于绿化,它更多地包括艺术、文化和历史等构成元素。

  大学校园之非常有条件建成园林,不仅功能合拍,而且大学中有名家、有文化、有知识、有历史。生活于大学的师生之中,不乏现在和将来的文豪诗人,科学先哲。他们的心灵易与风景交融,发生激荡,作出佳篇,形成文化和历史珍品,迅速丰富园林的软件,加快名胜古迹的自然沉淀。区区一屋,诗人一唱,遂为千古,名人一住,便成胜迹。

  除传统意义上园林的审美、休闲两个主要功能以外,大学园林还有一些新的独特功能:辅助学习、集会、锻炼、交通。即使就审美、休闲而言,大学园林也有不同的内涵。丰富的大学园林风格能使学生在变化和比较中吸收知识、开拓视野、升华思想,大学园林应具有丰富性和多样化,借鉴世界不同民族和不同历史时期的园林风格,向学生展示文化的多样性。大学园林不同于皇家园林的富丽堂皇和私家园林的清静雅致。它要求高雅、深刻、博大。高雅者,优美而独特;深刻者,既有知识又有脉络;博大者,多样统一,海纳百川。

  《中国教育报》2003年11月15日第3版